辦公室:合肥七中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專項培訓
時間:2021-03-26 13:33 作者:薛曉雨 來源:辦公室 閱讀次數: 次
——學習雙新課改教學理念 探索高中教育未來航向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加深我校教師對高中新教材、新課程改革的理解,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加速教師的角色轉變,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提升教師新課程新教材實施能力和水平,2021年3月20日下午合肥七中特舉辦“推進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的”的專項培訓。
此次新課程、新教材培訓覆蓋了高考九門學科,在九個會場同步鋪開。此次培訓面向合肥七中全體教師,同時邀請了肥西農興中學、合肥市第三中學、合肥市第五中學、合肥市第32中學高一、高二年級老師一同參加。
聚焦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探討大語文教學
語文學科“雙新”培訓請到正高級教師、全國優(yōu)質課特等獎獲得者、山東省教科院高中語文兼職教研員耿文超老師。耿老師基于高中語文新教材,給出了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一系列實施策略,并強調,語文老師在制定活動策略時,要把握主體化、情景化和自主化。而后,耿老師選取具代表性的單元整合案例,從語言積累與探究任務群、跨媒介交流任務群以及整本書閱讀三個方面,分享了探索經驗和優(yōu)秀的教學案例,讓在場的老師受益匪淺。
推進數學新課程開展,落實培訓新教材實施
此次數學學科“雙新”培訓邀請到特級教師、齊魯名師、山東省遠程研修課程專家和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數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李現勇老師。李現勇老師以《基于高中教學新教材理念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為主題,從新教材實施現狀、核心素養(yǎng)落地的實施路徑、單元教學設計的實踐研究、可課堂教學新授課實踐研究角度展開詳細的分析。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全體老師對新教材、新課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知行合一培養(yǎng)素養(yǎng) 英語教學緊隨課改
此次前來培訓的英語專家是山東省濱州市教科院高中英語教研員宋立澤老師,宋老師帶來的《知與行——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專題講座。他從新高考改革著手,介紹了山東省在新高考改革探索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宋老師研討了山東省各地市在不同英語教材中所做的選擇,介紹了山東省近年來新高考與英語教學的基本情況。與此同時,宋立澤以“立德樹人”為切入點,形象地詮釋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新時代的體現,強調了新課標下的英語課程應幫助學生提高對多元世界的認識,形成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加深對祖國文化的理解,增強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宋老師的精彩講座讓與會老師們對新課改有新的認識和思考。
轉變物理教學思路 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前來培訓的物理學科專家是來自濟南市章丘區(qū)物理教研員李士營老師。李老師為我們帶了的《核心素養(yǎng)目標下的物理教學》專題講座,他從新課標著眼,詳細比較了新老課課標的不同,從中洞見教學理念的革新。李老師圍繞核心素養(yǎng),從教學方式、課堂習題構成、課堂層次等十個方面,由表及里,層層遞進闡述物理教學新方法、新措施、李老師強調物理教學中,老師首先需要轉變教學方式,注重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充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展開情景教學。李老師全面且具體的講座,讓與會的老師在未來探索的道路上有理論可依,有方法可循。
分享新教材探索經驗 探索化學情境式教學
此次培訓請到的化學學科專家是山東省教科院教研員盛連蔚老師。盛老師對新課標進行詳細的解讀分析,對化學新課程方案進行了解讀。盛老師分享了如何利用好新教材進行實際教學的探索經驗。她結合新課標與中國高考評價體系,闡述了真實情境是新高考命題的重要內涵。她從日常生活情境、生產環(huán)保情境、化學史料情境、實驗探究情境、學習探索情境五個大方面入手,分析了不同情境對于教學方式的不同選擇。
研讀生物高考評價體系 領會命題改革六個維度
此次前來進行生物培訓的專家是來自山東省教育科學院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教研室主任,山東省高中生物教研員王運貴教授。王教授將歷年高考題評價體系變革娓娓道來,詳細介紹了高考改革專家提出了“一核四層四翼”內容,并強調了情境作為考察的載體,是重要的串聯線。她列舉了將來新高考命題改革的六個維度,并呼吁教師們關注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剖析歷史高考改革 追求包容多元課堂
此次歷史學科活動由來自山東濟南歷史知名專家鄒紅巖老師親臨合肥七中圖書館講授,鄒老師從“高考命題6大要求、10項原則”、“核心素養(yǎng)與學科教學如何連接”、“新課標新教學背景下單元教學”三部分出發(fā)對高考真題進行了剖析,對核心素養(yǎng)進行細致的分解,對單元教學也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鄒紅巖老師強調,在教學中需要關注單元內容整體解讀,注意單元邏輯、核心概念和關鍵問題。我們應該結合核心素養(yǎng)、學業(yè)質量水平層次要求,明確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讓歷史教學變得更加平等、多元、包容,是作為歷史老師的最高追求。
深挖新教材和新課程 倡導地理實踐性學習
本次地理培訓邀請的專家是山東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教育部國培專家,教育部首批中小學赴美訪問學者王晶華老師。王老師分享了自身在探索新教材、新課程中的感悟。王老師敢為人先,對課程、教材及教學大膽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率先倡導實踐性學習,把地理重難點和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此外,王老師還分享了還將項目學習引入到地理教學中來的教學實例和山東省新高考下地理學科備課方式和教學方法。此次報告不僅讓地理組所有老師深入了解了新高考、新課程,還讓所有人對于地理教育的價值和意義產生新的理解。
“雙新”引領,教研先行。學習有起點,教研無終點。本次講座對于引導老師們深刻理解“雙新”內涵,探索實踐新課堂,關注學生發(fā)展,促進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作用。合肥七中責任辦學的理念,高瞻遠矚的改革意識,讓全體教師能夠得到來自全國各學科教育改革領域專家的指導,能在“雙新”探索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七中全體教師日后將不負眾望,踏著漫漫教研之路,上下求索,葳蕤生光。
(薛曉雨撰稿、統(tǒng)稿 劉先群審稿 童有彩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