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學校概況
          • 七中簡介
          • 組織機構(gòu)
          • 七中大事
          • 母校留存
        • 校園新聞
          • 校園公告
          • 校內(nèi)新聞
          • 媒體七中
        • 行政管理
          • 工會工作
          • 榮譽表彰
          • 后勤管理
          • 辦學管理
          • 財務(wù)管理
        • 教學科研
          • 教學科研動態(tài)
          • 教學科研論文
        • 德育工作
          • 德育動態(tài)
        • 黨建園地
          • 黨建動態(tài)
          • 理論學習
          • 黨員風采
        • 共青團委
          • 社團風采
          • 志愿服務(wù)
        • 家長學校
          • 家長學校簡介
          • 家庭教育
          • 家長必讀
          • 家庭教育平臺
          • 家長學校活動

        家長學校

        • 家長學校簡介
        • 家庭教育
        • 您的位置: 網(wǎng)站首頁 >> 家長學校 >> 家長必讀

          家長必讀

          家教要適應(yīng)社會變革

          時間:2014-03-13 14:02 作者:admin 來源:未知 閱讀次數(shù): 次

           
            2月25日,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召開常務(wù)理事會,學習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就家庭教育在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座談。與會的家教專家們強調(diào),"要想真正減輕孩子的負擔,必須有家長的參與;要想給孩子減掉負擔.家長應(yīng)該先 給自己加些負擔--多花費點時間和精力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頒,而不是簡單地給孩子施加壓力,一味用延長時間、報補習班、買參考書等機械辦法來提高孩子的分數(shù)。"為此,專家們呼吁,家長的當務(wù)之急是轉(zhuǎn)變家教觀念。要繼續(xù)利用好家長學校這一載體,幫助廣大家長真正弄明白什么才是愛孩子,怎樣就是害孩子。

            說到當今孩子的壓力,北京市兒科研究所丁宗一教授深深地為孩子們擔憂。他在從事臨床、保健工作中感到,眼前相當多的少年兒童在剛剛開始踏上人生旅途時便身負重荷,他們在狹小畸形的環(huán)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環(huán)境)中掙扎,在重壓和窒悶中抗爭.無論生理還是心理上都傷痕累累.真正符合健康定義的孩子難以尋覓。而在兒童身心出現(xiàn)的所有問題,無一例外都是家長或?qū)W校出于愛心逼壓而致。丁教授分析孩子們所受壓力包括:

            營養(yǎng)壓力--家長不遵循青少年"自然食物、均衡膳食"的營養(yǎng)原則。在廣告誤導下,有一些孩子不正經(jīng)吃飯,而去吃"補品"或"增智助長"保健品等垃圾食品,結(jié)果得不到應(yīng)得的營養(yǎng);

            生長發(fā)育壓力--比如為追求"高個兒"、"苗條",家長為孩子選擇減肥藥,造成青少年生長障礙;

            心理、行為發(fā)育壓力--沒有生理的成熟,任何教育都不可能使兒童的心理、行為超常提前發(fā)育。但現(xiàn)在有些家長就愿意把孩子送進高壓強化訓練的幼兒園、兒童訓練中心,實際上是在殘害孩子的身心,使他們自卑、壓抑,潛能發(fā)揮受阻,怎么能培養(yǎng)出"超常兒童"?

            能力、技能發(fā)育壓力--不少家長對此有著荒誕的苛求,讓孩子過早地接受一些難以忍受的折磨,給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家長的偏執(zhí)和近乎虐待的高壓甚至構(gòu)筑了一座愛心的牢獄;

            當然,最為嚴重的是升學、就業(yè)壓力。一個學 齡前兒童對"你最喜歡的事"的回答是:退休,原因是"可以不上學"。這童稚之言真該令教育者好好思考、快快行動:把天真爛漫的童年"退賠"給苦難深重的孩子!

            而惟一沒有壓力的領(lǐng)域是做人的教育。很多家長既嬌慣孩子,也對他提出無休止的學這學那的要求,惟獨對孩子的品德修養(yǎng)沒有要求,這就難免隱含了禍患。丁宗一教授指出,現(xiàn)在我們常講環(huán)境保護,今天從保護兒童的角度講環(huán)境,就應(yīng)該保護兒童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心理--精神--文化環(huán)境。。中國兒童中心教授宋廣林是用數(shù)字來說括的。他列舉說,去年合肥市6000多名應(yīng)屆高中畢業(yè)生巾,體檢完全合格率只有14%;中國與日本7�17歲男女生相比,中國的男生比日本男生胸圍差4.6厘米,女生差4。75厘米;在我國,近視的發(fā)生率最近統(tǒng)計是小學23%,初中55%,高中70%,大學77%;北京市中小學生的肥胖發(fā)生率,1992年是8.98%,近期達到20.6%;在上海某學校調(diào)查,全校每天能進行半小時以上鍛煉的學生只有26.88%。這些數(shù)字說明,孩子們是在以健康作代價去換取高分,但是,犧牲了健康的回報很多是高分低能。目前這種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實際上是剝奪了孩子追求健康的權(quán)力。

            已經(jīng)年過花甲的常務(wù)理事、北京市朝陽區(qū)教育局前副局長梁靜珍,最近連續(xù)幾天到數(shù)所學校門外,向等著接孩子的家長了解他們對"減負"的反應(yīng),她甚至與一位家長談了3個多小時。這位老教育深感家長們是"受昨天的教育,教育今天的孩子,而孩子要干明天的事",所以必須要轉(zhuǎn)變觀念:ZI世紀的人才標準不同了,需要讓孩子會學而不是學會,而"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只能解決"學會"的問題。新的人才標準要求家長不能再象以往那樣,也不能用自己"哪個時候如何"來要求今天的孩子。梁靜珍同志提出,培訓家長的任務(wù)很急迫,而家長學校在當今的社會轉(zhuǎn)型期中也要變革、以適應(yīng)需要,而不能像20年前她剛誕生時那樣辦了。

            原國家督學姬君式指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永遠是金字塔式的。我國有1.3億少年兒童,而能上大學的只有幾百萬人。也就是說,即使人人門門都考100分,也不可能人人都上大學?,F(xiàn)在很需要給家長講"行行出狀元"的道理,當然關(guān)鍵是講道理的藝術(shù)。這道理家長學校要講好,輿論要引導,讓家長們明白培養(yǎng)孩子自強不息的精神才是根本,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最好的境界。

            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王寶祥為減負后還迷茫的家長們"支招兒":跟孩子一起討論減負問題,讓他們明白減輕負擔不是不學習了;給孩子一定的實踐機會,去進行多方面的學習和鍛煉;合理安排孩子的體育娛樂活動;支使孩子參加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指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與孩子一起參觀游覽等等。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的常務(wù)理事們一致認為,當前的減負工作給家庭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家教工作者一定要加強研究,以創(chuàng)造性的努力變革過去的工作方法,使家庭教育能夠適應(yīng)社會變革。

          • 上一篇 : 正確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
          • 下一篇 : 家庭教育尋求平等對話
        ?

        主辦單位:合肥市第七中學 地址:合肥市高新區(qū)望江西路898號

        聯(lián)系電話:0551-65797015、0551-65797017

        ?合肥市第七中學 版權(quán)所有 皖I(lǐng)CP備07008561號-1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9202000242號

        国产精品门国产三级国快看,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中文字幕,国产一区二区精品自拍,最新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